荐读 | 深圳:以数识企,以信治企——打造“信用哨兵”智慧监管模型

添加者:会员部  发布时间:2025-11-04  浏览次数: 14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决策部署和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一体推进信用监管、智慧监管、法治监管工作要求,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信用办)以信息化手段深度挖掘部门协同潜力,通过信用数据共享、智慧系统共建、企业分级分类、联合监管协作等方式打通部门信息壁垒,在龙岗区探索建立贯穿商事主体全生命周期,衔接事前、事中、事后全监管环节的“信用哨兵”监管模型,不断强化信用约束激励作用,加快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服务机制,助力辖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主要创新做法
图片


“信用哨兵”监管模型,正是基于对破解基层监管难题的探索与思考,致力于以数识企,以信治企,创新企业信用监管机制,构建一个多部门协同共治的企业信用分级分类智慧监管体系。


()打造企业三维画像,直观展示企业信用风险


以深圳市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系统及企业标签管理系统为数据底座,进一步归集市监、政数、公安、税务等部门近2亿条涉企数据,基于数据“可用不可见”的隐私保护原则,运用云计算技术在深圳市公共信用中心、政数局和深圳信用(征信)服务平台三地对企业纳税记录、社保记录、公积金缴存记录等50项涉企数据指标进行评分计算,汇总得出辖区近92万家经营主体在地址真实度、经营活跃度、诚信守法度三个维度的具体评分评级,实现了对经营主体的三维评分全景展示和批量导入智能分析,为各部门对经营主体实施分级分类差异化监管服务提供了数据支撑。


(二)建立“高、中、低”风险三级监管清单,首创线上线下综合排查监管机制


按照“风险排查由高到低,线上线下结合发力”的工作思路,运用“信用哨兵”监管模型对辖区经营主体进行风险等级分类,针对食品、药品、医疗器械、重点工业产品等10大行业企业形成“全覆盖”行业监管“大清单”,对中风险经营主体形成重点关注“中清单”,对高风险经营主体形成专项监管“小清单”,为日常监管和专项排查整治提供了精准的靶心,有效化解以往靠人海战术却效果不佳的工作困境。首创线上线下综合排查监管机制,对高风险经营主体开展线下走访排查整治,对中风险经营主体实施线上摸排,20244月开展的首轮排查覆盖10大重点领域中的各类经营主体39373家,线下排查问题发现率达13.17%,累计发现风险隐患主体1988家,立案250宗,案件转化率12%,排查覆盖广、效率高,整治效果好。


()分级分类施策,提升监管服务精准度


基于经营主体的三维评分,各部门都可以对经营主体实施分级分类差异化监管服务。比如,模型已经为全区20个行政部门开通账号,各部门在“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抽查工作中,可以参考监管对象的三维评分,科学合理地确定抽查对象;在扶持产业发展,政府补贴发放,科技项目审核等工作中,可以运用模型对三维评分高的企业精准扶持,对三维评分较低的企业重点审核。又如,对经营活跃度上升的个体工商户,可以点对点专项指导转型升级,助力“个转企”。对经营活跃度低的企业可以实施智能唤醒,批量唤醒失联但仍有经营意愿的企业,推动企业年报率提升。对诚信守法度低的企业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调研帮扶和合规指导,上门服务指导企业建立合规内控制度。


()构建智能模块,提高基层治理效能


在预警指挥方面,强化风险企业监测预警,对触发预警红线的企业智能生成监管任务,自动分派到人,提升指挥协调中枢效能和基层抽查检查靶向率。在日常巡查方面,同区域监管任务一键关联、一键推送,监管人员依托智能端口一键查询、一键办理,平均1次触发完成同地址任务3.6宗,巡查监管效能提升70%。在案件办理方面,运用大数据自动分析企业年报记录、用水和燃气缴费记录等经营痕迹,智能排查股东、董监高(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关联企业信息,为案件办理提供提示性参考建议,实现智能取证、智慧办理,有效提升案件办理的准确度和便捷度。


()丰富应用场景,助力多部门协同共治


建立健全与检察院、司法局防止恶意注销协作机制,通过“信用哨兵”监管模型全流程电子化落实协作机制。相关行政执法部门评估存在恶意注销风险的企业可以通过模型及时申请添加风险预警,处罚执行到位后及时反馈解除风险预警,检察院对整个预警执行情况跟进监督,形成了评估、预警、反馈、解除、监督的闭环。截至20246月各部门已提出24条预警申请,涉案金额274.9万元。此外,模型还助力建立预付式消费纠纷预警机制,向教育、文体、工信等行业主管部门发送预警函27份,发出风险提示522份,排查经营主体680家,载入经营异常名录183家;市场监管局与税务局共建打击涉税违法行为联动互信、快速反应机制,交换纳涉税“黑名单”、涉税风险企业等信息20万条;市场监管局与公安局联动开展智慧巡查,线上精准锁定经营主体,线下集中开展扫楼行动,核查经营主体16880家。


来源:国信高端智库